中国美术史源远流长
与美术风格总是在变化的欧洲不同
中国美术保持了令人惊奇的延续性
一起来领略中国美术的魅力吧
《墨兰图》
画作信息
作者:郑思肖
创作年代:元代
画作类型:水墨画
规格:纵25.7厘米,横42.4厘米
材质:纸本
现收藏地: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
创作背景
从《墨兰图》的落款“丙午正月十五日作此壹卷”推算,丙午年即公元1306年(马年)元宵节,这一年郑思肖65岁,距南宋灭亡已过27年。
郑思肖生活的时代为“八荒翻沸,山枯海竭”。生于动荡之际,郑氏一生关注国家命运, 为典型的爱国主义者。他喜画竹、兰、菊、梅也是借以表达“纯是君子,绝无小人” 的个人操守。观其著作, 其文字由激进而平和,“未有画前开鼻孔,满天浮动古馨香”, 老来一副超然世外的姿态。可想而知,这与其幼年世儒,中年闯仙,晚年参禅,老来“悉委之”的思想进程不无关系。他一生在孤独、悲愤和无奈中度过。这有时代的因素——国破家亡,但更主要是作为深谙儒、释、道三教思想的文人所特有的心态所致。
画作内容
《墨兰图》画面非常简单,如果抹掉画面那些干扰视觉的清代皇帝收藏印,画中仅有一株浮动在空阔背景中的兰草,除此之外别无它物。
画中兰叶双侧对称,呈倒八字型分开,中间一矮蹙细茎上幽幽地半开着一朵花蕾,花下无土,根亦似有若无。
艺术鉴赏
构思立意多取材自兰竹花木本身傲霜耐寒的自然特性,用以寄托他幽芳高洁的情操以及在国家民族沦覆之后不愿随波逐流,随世浮沉的民族气节。根无所依,通过露根兰表达了作者深深的爱国思想,对国土沦丧的悲痛。
全卷用浓墨写出,笔法刚健,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,笔势朴卓简逸,墨色浓重,所撇兰叶,运笔流畅奔放而又婉转敦厚,气势刚劲挺拔。从整体上看,虽不求甚工,但形象鲜明,形式感非常强烈,具有耐人寻味的意趣。
一审:王绍东
二审:郑志玥
三审:郑志玥